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关于必威

公司概况 核心优势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页 > 新闻中心

必威“夹缝”中突围 互联网银行的2023

发布时间:2024-01-05 17:27浏览次数: 来源于:网络

  必威,我们还要考虑盈利,想要完成各种目标,压力不小。创新产品和服务,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一名互联网

  而这,正是刚刚过去的2023年互联网银行的真实写照。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智能科技井喷发展,重塑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格局。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创新性融合,互联网银行在竞争中突围,在创新科技与普惠小微的融合中不断探索。

  毫无疑问,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两家巨头继续利用其雄厚背景与科技优势,领跑互联网银行队伍。值得关注的是,新网银行必威、亿联银行等后来居上;以科技为驱动力、业务极大部分在线上开展的其他几家民营银行如江苏苏宁银行等,也携带着互联网“基因”,将“金融科技+场景金融=普惠金融”的理念贯彻。

  数据来看,几家互联网型民营银行上半年、三季度的资产规模、业绩表现、发放贷款余额普遍保持增长。面对激烈竞争与“内卷”的银行业,多家互联网银行发挥自身数字优势,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并在普惠小微领域持续深耕;对不良贷款率的控制也有一定成效。

  综合几家互联网银行目前披露的业绩与资产规模来看,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两大巨头仍处于领先,新网银行、江苏苏宁银行等在第二梯队紧随其后。截至2023年9月末,网商银行资产总额达4847.32亿元,相较于上一个季度末增长14.61%。前三季度,网商银行实现营收133.74亿元,同比增长20.30%,为2022年全年营收的85%;净利润27.37亿元,同比增长0.07%。

  微众银行方面,最新为2023年半年度报告的披露。截至2023年6月末,微众银行总资产50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96.45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54.52亿元,同比增长23%。

  新网银行则在2023年内实现了自身关键突破。截至2023年6月末,新网银行资产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7.10亿元;营业收入23.50亿元,净利润4.27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增长40%以上。

  此外,前三季度江苏苏宁银行总资产达到1063.9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2.23亿元,同比增长10.08%,净利润7.34亿元,同比增长15.5%。作为以数字银行为定位的东北首家民营银行,2023年上半年,亿联银行资产总额585.3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8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4.39%,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43.9%,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在业内看来,互联网银行2023年交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资产总额持续升高,营收与净利普遍有较大提升,反映各行稳健的发展。

  “2023年业绩表现符合预期。”新网银行副行长刘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三增长,体现了新网银行整体经营稳健,各项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各互联网银行经营情况同样可以从存贷款数据中体现。网商银行指出,其营收增长与资产总额的上升,一方面来源于网商银行持续加大小微贷款的发放量,为小微经营者提供融资,前三季度表内发放贷款和垫款2672.6亿元。另一方面,网商银行持续加强自身经营能力,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对小微客户的服务水平,保持自身稳健经营。

  江苏苏宁银行则表示,营收增长与资产总额的上升主要来自于本行存贷款全面增长。同时,银行有效控制成本和费用,成本收入比低于22%,大幅优于商业银行30%左右的平均水平。

  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分析到,各互联网银行年内业绩表现优良,一方面是由于小微等市场参与主体所获取的资金成本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互联网银行不断精进科技水平,在获客、风控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推动业务规模有序增长。

  当前,网商银行、江苏苏宁银行在资产端以小微业务为主。而微众银行和新网银行这类以C端业务占领市场的民营银行,也在持续摸索B端的转型。

  刘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年来,在各项政策的大力引导下,各类金融机构下沉服务、加大C端普惠金融投放。可以说,个人授信难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人人都有云授信”的愿景已经基本实现。同时,基于数字中国基座和中国银行业的数字化进程,金融机构向千万量级的小微企业批量化提供“云授信”的技术条件逐步趋于成熟。

  “面对新格局、新机遇,新网银行积极布局BC联动战略,即在巩固C端服务优势的基础上,信贷服务的重心由C端向B端的战略转型,形成BC联动的格局。”刘波说道。

  微众银行则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2022年微众银行将信贷资源向小微主体倾斜,约60%的当年表内贷款增量投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分析人士看来,微众银行是想借政策扶持小微“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风向,趁机实现“C+B双轨制”。从最新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微众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39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3%。

  截至2023年6月末,新网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6.46亿元,较年初增速达74.3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超24万户,较年初新增约12万户,全面完成了“两增”指标。

  找准定位,多家互联网银行作出了明确表态。“网商银行有两个定位,一是金融系统的补充者,竞争环境如何变,网商银行服务小微用户的定位不会改变;二是银行科技创新的探索者。浪潮之下,小微金融拥有了更多可能性。”网商银行表示,未来小微金融将迈向健康、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应对未来的环境变化,网商银行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在提升小微服务水平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稳健经营。

  江苏苏宁银行坚持“科技驱动的O2O银行”定位,主动拥抱数字技术发展,充分运用、、大模型等前沿科技,在营销、客服、风控等金融服务全流程,有效提升客户体验,实现业务和管理的智慧化,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遵循“金融科技+场景金融=普惠金融”的经营逻辑,寻找市场缝隙机会,重点服务普惠客群,增强金融供给能力,形成较为鲜明的资产、客群和服务特色,做银行业的“补位者”。

  亿联银行方面,充分运用“创意培育、快速孵化、成果迭代”的创新机制,持续探索技术革新与产品优化,实现以更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和优质体验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面对新格局、新机遇,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互联网银行应找准战略定位并保持定力,不断夯实客户基础,提升持续创新、错位竞争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股东资源及体制机制等优势,大力运用金融科技和5G等技术,加强和深化同业合作,探索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是此类银行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

  基于互联网银行服务中小微客群及线上经营的特殊性,其可能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对小微的布局与不良的控制,一直是以深耕普惠为特色的互联网银行所要解决的矛盾,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根据微众银行2023年半年报告披露,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为1.47%、拨备覆盖率375.19%、贷款拨备率5.52%,资产质量表现稳定,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审慎充足。

  另从2022年末情况来看,新网银行不良率为1.73%,网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94%,江苏苏宁银行则为0.99%。

  “网商银行的资产表现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小微经济的修复与新生同频。”网商银行表示。但挑战与机遇总是同时存在。小微企业的修复因规模和行业而存在差异:规模相对更大的小微企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个体户则更为脆弱。与此同时,新兴行业仍然保持着高歌猛进的状态,国产替代、新能源、新材料增速较高。但是和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如家用电器、家装等,仍处在恢复的阶段。

  因此,对不良的控制可以说是“艰难前进”。但令人欣慰的是,互联网银行仍在发挥自身优势,找寻解决出路。最好的、也是正在尝试推进的办法,便是探索开发强大的风控能力,将算法模型优势运用于数据、场景以及生态,注重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智能科技在授信决策、风险评测等方面的应用。

  例如,微众银行基于“开放蜂巢Openhive”技术,构建了国内领先的基于安全可控技术的全分布式银行系统架构,使得微众银行能够支持海量的客户规模及高并发的交易量。据介绍,目前该系统实现单日金融交易峰值超10亿笔、日均金融交易超5亿笔,单账户每年IT运维成本已降低至2元。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风控模型已成为支付、信贷等业务中识别、监测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智能风控在互联网银行中的应用,帮助细分小微客群、增强客户识别能力、精准刻画客户的信用,更好地将小微与科技完美结合。

  网商银行的智能风控系统有个好听的名字——三只科技之鸟,即解决农村金融的大山雀卫星遥感风控系统、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大雁系统、百灵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在2023年,包括海尔、娃哈哈在内的1000家品牌已经接入大雁系统,下游的小微经营者的授信可得率从30%提升到80%。

  “新网银行充分应用数字化风控技术,基于工商、税务、司法、征信等大数据,构建一套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风险模型体系”,刘波说道,同时,新网银行充分研究、挖掘供应链金融的场景,结合上下游产业链信息加强交易风险管理,更好识别小微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风控水平。

  事实上,更高效地评估小微企业信用能力以控制不良发生,数据是根本。在董希淼看来,当前小微企业数据缺乏有效整合利用。金融机构可获取的数据还不够丰富和标准化,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数据方面,金融机构普遍面临采集难、采集贵、采集慢等问题。工商、税务、司法、海关、社保、民政等行政机构掌握和沉淀了大量的相关数据,但缺乏有效整合。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银行借助大数据提升对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因此,更需要互联网银行高度重视并不断挖掘科技潜力,重视金融科技的投入和应用,注重对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科技手段有效建立风控体系。

  2023年,一场银行业的“降息战”打响。传统商业银行普遍开启降息潮,银行业息差持续收窄。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分析人士看来,我国现有的互联网银行在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存在严重的同质化,还面临着传统商业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威胁。传统银行以“线上+线下”扩展业务范围,拓宽筹资渠道,这一定程度挤压了互联网银行发展创新的空间。

  谈及互联网银行面临的难点,苏筱芮总结了两个层面。首先是在缺乏线下网点的前提条件下,在获客层面如何巩固自身优势,将线上优势与线下实体服务内容进行高效结合;其次是在线上流量逐步见顶且线上渠道价格居高不下的层面下面临的成本挑战。

  业务端对这些问题也表达了认同。面对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江苏苏宁银行方面表示,受经济周期、信用周期影响必威,以及大行业务下沉争夺优质资源,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增速放缓,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更棘手的是,中小银行收入结构中,息差收入占据主导地位,在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净息差将持续收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此外,目前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较少,主要方式为增资扩股。有必要加快试点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资产证券化等工作。

  “作为民营银行,营收还是我们考量的首要因素。同时,面对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目标,对企业的帮助需符合国家对小微、绿色企业的认定标准,如何服务好长尾客群,同时尽可能使利率具备竞争优势……这些都是难点。”一互联网银行资深从业人士坦言。而面对挑战,优化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是互联网银行突围的根本出路。

下一篇:必威这些“力量”护航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上一篇:必威北方信托与淡马锡强强联手全新互联网金融平台荣耀起航

咨询我们

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